新华网北京1月17日电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
新华网北京1月17日电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
政策解读
6月15日,中央编办、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交通运输部、税务总局五部委下发人社部〔2009〕57号通知,确定税务部门接收部分在编的公路养路费征稽管理人员工作的总体方案。通知要求各省区市妥善安置成品油税费改革涉及的人员,充实加强税务部门征管力量,确定全国税务部门共接收在编的公路养路费征稽管理人员12500名,其中,国税系统接收2500人、地税系统接收10000人。
文件列明,此次进入税务系统的人员,分为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两部分。国税系统接收2500人,其中1500人为公务员,剩下的1000人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国税系统按照公务员招考程序,通过考试进行录用。按照规定,这些人员的招考将在今年8月8日举行。地税部门则“通过考试录用、调任等方式接收6000名公务员”,其余4000个名额是事业编制。
招考人数解读
不同省份在接收的人数上存在较大差别。4月13日,中编办就印发了《关于成品油税费改革税务部门接收人员有关事宜的通知》,文件中明确了各省接收人员编制的分配情况,其中1/10的人将“有幸”进入税务部门工作。
据了解,河北、河南、四川、山东等省人员安置负担较重,因而在编制分配上安排较多,例如河北地税系统和国税系统接收人数分别为735、183,河南地税系统和国税系统接收人数分别714、178,山东地税系统和国税系统接收人数分别635、158、新疆地税系统和国税系统接收人数分别261、65。而北京、天津、宁夏、青海等省的接收名额则相对较少。
考试解读
按照规定,国税系统人员的招考将在今年8月8日举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发布交公便字〔2009〕110号文件,文件公布了国家公务员局组织编印的《成品油税费改革税务等部门接收工作人员工作考试大纲》。大纲指出,考试分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综合常识两部分。
其中,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形式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全部为客观性试题,共100题,考试时限12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共包括五部分,各部分的测试内容、题型、题量如下。
部分 | 测试内容 | 题型 | 题量 |
一 | 常识判断 | 常识判断 | 20 |
二 | 语言理解与表达 | 阅读理解与选词填空 | 20 |
三 | 判断推理 | 图形推理 | 10 |
事件排序 | 10 | ||
逻辑判断 | 10 | ||
四 | 数量关系 | 数字推理 | 5 |
数字运算 | 15 | ||
资料分析 | 资料分析 | 10 | |
总计100 |
第二部分为综合常识,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进行,时限9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全部由客观性试题组成,题型构成为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两种。其中,单项选择40题,多项选择30题,共计70题。考试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发展观、经济知识、法律常识、行政管理、人文社科与自然科学常识六部分。
审题是做题整个过程中最先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在此出现偏差,则会导致整道题目陷入歧途,最终浪费了时间反而做不出来或者做错,甚至有时候会功亏一篑,前面90%的部分都做对,但是最后却选错了答案。因此,各位考生在行测考试过程中务必应审好题,抓住题目的关键字眼,理解清楚题目的意思,并分清题目属于平时复习过的哪种题型,从而顺利解答。接下来通过几道真题体会审题的重要性。
【例1】(2008-59)甲、乙、丙、丁四个人去图书馆借书,甲每隔5天去一次,乙每隔11天去一次,丙每隔17天去一次,丁每隔29天去一次,如果5月18日他们四个人在图书馆相遇,问下一次四个人在图书馆相遇是几月几号?( )
A. 10月18日 B. 10月14日 C. 11月18日 D. 11月14日
【解析】D。此题属于周期问题,关键是确定各人的周期,然后通过求最小公倍数求出四个人的共同周期。部分考生没有仔细审好题,误将题目中给出的数字5、11、17和19当做四个人的周期,而这四个数两两互质,最小公倍数为四个数的乘积,结果发现数字很大很难算,并且也无对应的答案。此题的关键词在‘每隔’这个词上,每隔N天其实应是每N+1天,即周期为N+1天,因此四个人的周期应分别为6、12、18和30天,求出最小公倍数为180,因此答案选择D。
【例2】(2009-111)甲、乙两人卖数量相同的萝卜,甲打算卖1元2个,乙打算卖1元3个。如果甲乙两人一起按2元5个的价格卖掉全部的萝卜,总收入会比预想的少4元钱。问两人共有多少个萝卜?( )
A. 420 B. 120 C. 360 D. 240
【解析】D。此题属于基本的运算问题。关键词在于题目问的是两人共有多少萝卜。假设甲、乙的萝卜数为X,则由题意可得方程:
解得X=120,这时部分考生会误选答案为B,从而功亏一篑。注意此题问的是两人共有萝卜多少个,故应乘以2,答案选择D。
【例3】(2010-46)某单位订阅了30份学习材料发放给3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发放9份材料。问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发放方法?
A.12 B.10 C.9 D.7
【解析】B。部分考生读完题后会有疑问就是这30份学习材料是否相同,这时注意到选项,发现均比较小,如果材料各不相同,那么情况将会十分复杂,并且答案应该很大,因此此题中的30份学习材料应是相同的。这样这题就是平时复习中遇到的插板法问题的变形,将其转化成6份学习材料分给3个部门,每个部门至少一份的情况(先给每个部分发8份材料,这样还剩下6份),答案是
【例4】(2011-70)受原材料价格涨价影响,某产品的总成本比之前上涨了,而原材料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重提高了2.5个百分点。问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了多少?
【解析】A。此题读完题之后,部分考生会觉得缺少条件,无法算出原材料的价格上涨了多少。其实如果注意审好题的话,会发现总成本的上涨只是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引起的,其它部分并未上涨。可用赋值法求解,设原来总成本为15,涨价后变成了16,而原材料价格也是涨了1,设原来原材料的成本为X,则涨价后的成本为X+1,于是有方程:,解得X=9,于是原材料价格上涨了1/9。
一、摆正心态,坚定信心,有助备考
这里讲的心态主要包括对待考试的心态和对待试题的心态两个方面的内容。对待考试的心态也就是要大家不要给自己造成太大压力,也不能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这方面大家要注意及时调整。对待试题的心态也就是要我们正确地看待试题,或者说要我们站在出题人的立场上看待试题。特别是如果我们在考试中碰到很难很怪的试题,这个时候我们一定不要心慌,在我们的内心要有这样的念头,既然出题人出这道题,肯定是希望我们在一分钟内解决,那它一定可以在一分钟内解决掉,我们暂时觉得它难只是因为我们没找到突破口,这个时候只要我们镇定、观察、换位思考一下问题就可以解决。
二、深入研究真题,掌握命题规律,驾驭考试
由于离考试时间并不远了,在接下来有限的时间里,我们应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来备考。提高效率的一个方面,就是研究真题。真题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决定了其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接下来的备考中,考生如果用研究的态度去做一遍甚至是几遍这些真题,不但做题,更要通过研究题干的提问方式、选项设置、考查的知识点和思维方式、解题的快速方法等,熟悉知识点和解题技巧,把握事业单位考试的试题特点和规律,揣测出题人的意图等,相信大家能学到非常多的对考试非常有帮助的东西。
三、制定详细复习计划,查漏补缺,全面统筹复习
考生在认真研究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的时候,必须总结自己在做题时出现的问题,查漏补缺,并且有针对性地进行更正与改进。比如有同学反映做数量关系题目时,时间太紧、做不完,那就应该分析一下,为什么时间不够用,是简单的题目做题也比较慢,还是把时间浪费在个别的难题上了。如果是前者,那么我们就需要通过提高自己的计算速度、熟悉解题方法、掌握临场发挥技巧等来提升做题效率;如果是后者,我们就需要懂得考试战略安排,勇于放弃浪费时间的难题。同时,考生在最后的备考阶段,必须结合自己的情况,统筹安排自己的复习时间,制定计划,包括基础、提升、冲刺、模拟等阶段,科学合理地备考。
四、制定得当方法,合理利用资源,决胜公考
根据以往部分考生的反馈,事业单位备考时间久了会感觉枯燥,于是,往往到不了最后的冲刺阶段,很多人就坚持不下去了,特别是针对数量和资料这一块。所以建议考生在备考过程中找考友、伙伴一起学习,彼此可以交流切磋,互补短长。另外收藏几个网络上有价值的事业单位考试论坛,很多热心的网友会把各类解题技巧做分类总结,并且经常会有重点难点问题的讨论,考生应当注意这方面信息的收集与利用,多利用外界有利条件促使自己学习进步。
261、社会存在包括()。
A.生产力
B.地理环境
C.人口因素
D.生产方式
正确答案:bcd
262、思想上层建筑包括()。
A.政治思想
B.法律思想
C.哲学思想
D.宗教思想
正确答案:abcd
263、社会意识包括()。
A.个人意识
B.群体意识
C.社会心理
D.社会意识形式
正确答案:abcd
264、社会意识形式包括()。
A.哲学
B.科学
C.道德
D.宗教
正确答案:abc
265、政治上层建筑包括()。
A.国家政治制度
B.立法司法制度
C.政府机构
D.军队
正确答案:abcd
266、中国共产党的群众路线的根本内容是()。
A.一切为了群众
B.一切依靠群众
C.从群众中来
D.到群众中去
正确答案:abcd
267、生产关系的基本类型有()。
A.公有制的生产关系
B.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C.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D.私有制的生产关系
正确答案:ad
268、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其意思是说()。
A.它是物质形态的直接生产力
B.它是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
C.它是生产力的独立的要素
D.它是渗透到生产力三要素之中的并能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
正确答案:bd
269、生产力是客观的,因为()。
A.它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获取物质生活资料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物质力量
B.它是由客观物质要素构成的
C.它决定生产关系
D.它是被一定生产关系所决定的物质力量
正确答案:ab
270、生产工具是()。
A.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因素
B.社会生产方式更替的决定性力量
C.凝结着科学技术的生产力
D.衡量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正确答案:abd
马克思主义哲学
271、上层建筑包括()。
A.政治上层建筑和思想上层建筑
B.政治法律制度、社会意识和相应的设施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D.经济基础和自然科学
正确答案:ab
272、下列哪些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基础()。
A.独资合资企业
B.社会主义国有化铁路、工厂、农场
C.社会主义的商品交换
D.社会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分配制度
正确答案:bd
273、生产力的决定作用表现在()。
A.生产力是生产关系变革的前提和基础
B.生产关系是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而建立的
C.生产力的变化决定着生产关系的变化和发展
D.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正确答案:abcd
274、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包括()。
A.具有一定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的劳动者
B.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
C.劳动对象
D.科学技术
正确答案:abc
275、生产关系是一个复杂的经济结构,它包括()。
A.经济体制及其设施
B.产品的分配形式以及由此直接决定的消费关系
C.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形式
D.各种社会集团在生产过程中的地位和交换关系
正确答案:bcd
276、社会存在对社会意识的作用主要表现为()。
A.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B.社会意识随社会存在的发展而发展
C.社会意识与意识主体的社会存在紧密相联
D.在阶级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意识是统治阶级的意识
正确答案:abcd
277、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以下的新的特点()。
A.社会主义生产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内部自发地产生
B.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人民内部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的的非对抗性矛盾,可通过自身的调节得到解决
C.相适应的一面是基本的,主要的
D.在生产关系的某些环节、方面同生产力不相适应
正确答案:AB
278、阶级斗争是()。
A.各阶级或势力间的斗争
B.一切社会中社会基本矛盾的集中表现
C.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
正确答案:ac
279、人类历史上出现的剥削阶级的国家有()。
A.奴隶主阶级专政
B.地主阶级专政
C.资产阶级专政
D.无产阶级专政
正确答案:abc
280、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A.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B.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C.人民群众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D.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方向的决定者
正确答案: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