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5日 星期天

当前位置 公务员 辅导资料 模拟试题 2013年云南省申论模拟试卷一

2013年云南省申论模拟试卷一

  • PDF

   一、注意事项

  1. 申论考试是对应试者阅读理解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及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 作者参考时间:阅读材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 仔细阅读所给定的材料,然后按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答案书写在指定的位置。

  二、资料

  1. 云南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是我国一个集山区、边疆、少数民族三位一体的省份,是生物多样性丰富和相对贫困的区域。自然环境的复杂性、特殊性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构成了云南特殊的人地关系。贫困人口主要聚居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落后的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山区、干热河谷、少数民族地区以及边境一线地区。

  云南的贫困地区也和全国其他贫困地区一样,一方面是自然生态环境恶化,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制约了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另一方面,群众为了生存和发展又会对环境进行开发、破坏,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贫困——环境破坏——越来越贫困”的恶性循环。环境退化既然是导致贫困发生的诱因,那么,促进环境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云南扶贫工作和可持续发展的一大课题。

  2. 全省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一是大气污染呈加重趋势。一些地区盲目发展科技含量低、资源消耗高、环境污染大、经济效益低的低水平重复建设项目,加上汽车尾气对环境的污染与日俱增,大气环境污染加重趋势愈加明显;二是水环境不容乐观。一半以上高原湖泊水质污染严重,多数城市的地下水受到点状或面状污染,个别地区地下水水质不达标;污水、垃圾直排江、河、湖、库的问题相当普遍,农业水源污染加重;三是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山地生态退化,石漠化和水土流失仍然严重,生态灾害频繁;四是有些地方和企业不能正确处理发展与保护的关系,以牺牲公众环境利益换取经济利益的事例还时有发生。随着我省经济进入快速发展轨道,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将面临更大压力。环境问题仍然是制约我省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3. 我省的贫困问题仍然十分突出,贫困范围广、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到2002年,全省农民人均收入在865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764万,其中625元以下绝对贫困人口286万,有50万人丧失生存条件,急需易地搬迁,有40多万户200多万人居住在四面通风,摇摇欲坠的茅草房、杈杈房、木楞房甚至岩洞之中。解决贫困人口的温饱、改善安居及生存条件,消除绝对贫困,是我省当前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战。

  4. 在新编制的《云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初稿中,云南省提出将实施“农村小康环境保护行动计划”,预计到2010年初步解决坝区农村环境脏乱差、农村饮用水安全、高原湖泊区农村水源污染、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等问题。

  按照规划要求,云南省近期将在重要生态功能区、农业发展重点区和九大高原湖泊区农村开展示范和工程建设,推进10万个生态户、150个生态文明村、1000个生态村、300个生态乡镇、20个全国环境优美乡镇、30个生态示范区的建设。同时,云南省还将开展农村饮用水源和水源涵养地的生态保护;改进化肥、农药施用方法,治理畜禽养殖和因地制宜处理村镇的污水;“改水、改厨、改厕”和建立生活垃圾收运系统;开展云南省土壤污染现状调查,建立土壤污染防治与监测制度等工作。

  规划要求,各州市要结合各地资源环境的特点,探索适合各地生态农业发展的模式,推广秸秆过腹还田、秸秆制气等应用技术,建立一批大中小沼气示范工程,实现农村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5. 目前中国扶贫面临的问题主要包括6个方面。一是伴随贫困人口在数量和比率上的减少,农村贫困人口减少的速度也在不断下降。据悉,从1978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是中国贫困人口减少最快的时期,其后减贫速度便不断下降。2003年贫困人口不降反增,比2002年增加80万人;第二,在农村贫困人口减少的同时,贫困的各种特征也发生了显著变化,贫困人口越来越集中于居住在环境极端恶劣的农村人口和部分或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人口;第三,在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不平等的程度不断增加;第四,虽然收入贫困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非收入贫困现象依然比较严重。农村地区尤其是中西部农村地区在教育和医疗卫生发展方面处于非常劣势的地位;第五,城市贫困成为新的问题。随着国企改革及由此造成的下岗失业人员增加,城市贫困人口由原来的三无人员扩展到下岗、失业人员中暂时不能获得足够收入或因其他灾难性事件而陷入贫困的人口;第六,随着农村人口不断流入城市,城市农民工的贫困问题开始凸现出来。针对上述挑战,现有的扶贫政策和制度安排能否继续发挥作用成为一个问题。

  6. 就经济欠发达地区

  区环保工作而言,目前面临的主要是发展与保护的矛盾。一方面是发展工业经济带来环境资源危机,急需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是地方财政困难,环保投入不足,环保设施建设滞后等。矛盾的突显,给环境保护带来了如下突出问题:

  (1)发展工业对环境造成强烈冲击。一是工业企业数量的增多、规模的扩大,带来了工业污染物排放种类的多元化和排污总量的巨增;二是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工业企业偏少,一些企业集地方政府的“万般宠爱”于一身,对环保监管不屑一顾,致使环保法律法规无法全面落到实处;三是缺乏统一规划,工业企业分布散乱,环保监管难度加大。

  (2)错误的“政绩观”造成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由于片面追求政绩,一些地方领导在大力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工作产生了偏差,出现了只要是项目就引进,不管它是资源高消耗也好、环境重污染也罢;只要是投资方选中的地址,不管是环境敏感区也好、生态保护区也罢;只要是投资者提出了要求,不管是不符合政策要求也好、还是根本就违反了环保法律法规也罢。所有这些,均造成了对环境的破坏。

  (3)环保基础治理设施建设滞后。经济欠发达地区财政困难,难以投入足够的资金上马建设环境污染防治基础设施,使大量的城镇生活污水和垃圾长期处于无序化排放和简单化堆埋的状况,这已成为破坏城镇周边环境最直接、最大量的污染源。

提交评论


安全码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