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继续选拔“工农牌”公务员3800名
——锻造懂乡音、解乡情、亲乡邻的“乡土型”乡镇干部队伍
3月18日,广东省委组织部、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出《公告》,面向8类人员选拔乡镇基层公务员近3800名。这将进一步拓展基层优秀人才发展空间,充分体现省委省政府对乡镇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视和对基层一线工作人员的关心。
3月19日至3月24日,全省各市同步实施网络报名,符合条件人员可登录广东组织工作网(http://www.gdzz.cn)、广东人事网(http://www.gdrst.gov.cn)、广东省人事考试局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humanassess.com.cn和各市相关网站查询报名。4月8日集中笔试,5月中旬面试,5月底基本完成。
近几年,我省积极探索从优秀村干部和工人、农民等基层生产一线人员中培养选拔干部,社会反响比较好,多次得到中央领导和中组部的充分肯定,其中我省选拔“工农牌”公务员工作,去年被评为全国十佳地方组织工作项目。
今年是市县镇村换届后的第一年,既要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也要注重加强干部队伍整体建设。中组部确定今年为创先争优活动“基层组织建设年”,为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为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的工作部署和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有关重视干部基层导向的精神,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增强基层干部队伍活力,加大“工农牌”公务员的选拔力度,省委决定今年实施强化干部队伍基层导向“双基”建设。“双基”的第一个“基”是指加强基层干部的能力建设,第二个“基”是指加强机关干部的基层历练,主要是通过实施拓宽来源、多岗历练、择优使用、制度试点四个方面的13项措施,不断强化干部队伍的基层基础建设,促进干部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在基层培养、从基层选拔,进一步筑牢基层政权组织,为“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东”提供干部人才支持。其中,第一项措施是专题选拔“工农牌”乡镇基层公务员。
拓宽渠道:八类人员进一步优化“工农牌”公务员结构
这次8项选拔近3800个职位,是往年乡镇录用人数的2倍,平均每个乡镇补充2-3人。8项选拔对象为:异地务工人员、本地工人农民、基层社会工作者、村(社区)正职、服务基层项目(大学生村官,“三支一扶”,志愿服务西部、服务山区计划等)人员、乡镇企事业单位人员、本地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和应届大学毕业生。其中,既有土生土长的本地工人农民,又有外来务工人员,既有本身是工农身份的人员,又有即将融入工农群体的大学生,既有实干型的基层一线干部,又有“引凤还巢”的本地大学生工农子弟。这种安排,有利于拓宽“工农牌”公务员选拔渠道,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工农牌”公务员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
胡锦涛总书记在去年“七一”讲话中强调指出,全党必须看到“脱离群众的危险”。乡镇公务员是党在基层的执政主体,处于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的第一线,是党和政府联系广大群众最直接的桥梁和纽带。多年来,乡镇补充公务员主要从应届毕业生中考录,来源和经历单一,对基层工作不熟悉,群众工作经验和办法不多。这就要求进一步拓宽选拔视野,大力选拔那些在工农一线生产生活、熟悉乡土人情、与群众有天然血肉联系的优秀人员进入乡镇公务员队伍。我省2009年在村支书和村官中、2010年从异地务工人员中、2011年从工农和工农“两代表一委员”中选拔基层公务员,社会反响比较好。今年这8项选拔,就是前几年从基层一线选拔公务员探索的延续和深化。
浓郁乡土味:破解欠发达地区“引不进、留不住”难题
我省乡镇机关岗位出缺大多数集中在粤东、粤西和粤北地区。这些地区的乡镇条件相对艰苦,待遇相对较低,每年考录公务员空缺职位较多,公务员自然减员超过考录增长,招进来的大学生流失率高,干部“引不进、留不住”的问题普遍存在。
这次选拔探索突出“乡土味”,努力将懂乡音、解乡情、亲乡邻的优秀本土人员选拔到乡镇公务员岗位,更好地服务乡里乡亲。主要措施:一是突出选拔对象“乡土味”。 8类选拔对象中,除从近3年毕业的优秀大学生中选拔乡镇选调生外,其余7类人员均是在当地工作的人员和本地生源大学生。这些人员的“植根性”强、“乡土味”浓,更熟悉当地工农生产、风俗人情和乡土语言,便于开展工作、服务群众、互相信任。特别是从欠发达地区走出去的大学生,以往大多数不愿回乡工作,而是到发达地区寻找就业机会。这次选拔,为本地大学毕业生设立专项选拔板块,目的是“引凤还巢”,引导优秀本地人才回乡进入“工农牌”公务员队伍。二是突出选拔条件“乡土味”。注重服务群众的真才实学,强调在当地生产一线的工作年限(如异地务工人员、本地工农人员、乡镇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3年以上,基层社会工作者5年以上,村社区正职6年以上等),让更多能安于、乐于在乡镇长期工作的人员,有机会参与选拔。三是突出选拔考试“乡土味”。坚持“干什么考什么”,笔试、面试内容将突出“乡土味”,将紧扣党的大政方针政策,紧扣乡镇干部日常工作实际,紧扣工农生产一线工作特点,紧扣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四是突出选拔要求“乡土味”。选拔时就明确人选在乡镇的最低服务年限,除为各级机关储备优秀人才的选调生外,其他选拔对象在录聘用后,均需在录聘用部门工作5年以上,选拔出真正想在基层建功立业、安心基层工作的优秀人才。
敞开选拔:不拘一格选贤才
这次选拔注重科学设置职位和资格条件,敞开大门,吸引优秀人才到乡镇基层建功立业。
放宽学历条件,不搞“人才高消费”。除选调生外,对异地务工人员和本地工农、村(社区)正职,要求高中(中专、中技)以上;其他选拔对象放宽到大专(往年要求本科以上),降低参与门槛,让更多有志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工作的人才参与竞争。
不拘一格选人才,取消专业限制。根据乡镇工作特点,不再区分应届毕业生和社会人员、全日制和在职教育学历,全面取消专业限制,不拘一格,放开选拔,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到基层工作,解决“引不进”的难题。
探索职位打包,提高选拔吸引力。将部分职位打包,设置职位组(每组3-6个岗位),报考人员按职位组报考,被确定为拟录用人员后,高分者优先挑选具体职位。这样,可增加面试入围人选,提高职位吸引力和竞争度,有利于好中选优;允许优秀人才自主选择职位,调动参与积极性,尽量减少选拔职位空缺。
实行网络报名,资格审核延后。为方便报名,提高工作效率,六项公开选拔采取网络报名方式,充分信任基层一线的报考人员,不在报名环节作资格审核,符合资格条件的均可参加笔试,入围面试后再进行资格审核。
公推遴选:创新“工农牌”公务员选拔方式
这次选拔,继续探索完善“工农牌”公务员的选拔机制。一是扩大选拔范围和规模。继续从优秀异地务工人员、本地工农和村(社区)正职中选拔,并允许异地务工人员在珠三角范围内跨市报名,还首次将基层社会工作者纳入选拔范围。二是继续实行优惠政策。对工人农民和服务基层人员,不收报名费,体现对基层一线的关心。对异地务工人员按职位组选拔,每组总成绩第1名录用为公务员、第2名聘用为事业单位职员,3-5名入户职位所在市,笔试6-15名增加入户积分。录用、入户及增加积分人数合计比去年多525人。三是推行试岗考察。首次探索采用试岗考察制,对在选拔中脱颖而出的异地务工人员、本地工农和基层社工,录用后实行3个月的试岗考察,合格者正式定位履职。
探索从优秀村干部和工人、农民中培养选拔干部,既要看考试成绩,更要看工作实绩。为让具有丰富群众工作经验的优秀工人农民在选拔中脱颖而出,今年从异地务工人员、本地优秀工农和优秀基层社工中,首次采取公推遴选的方式,选拔150名乡镇公务员。
报名人选按程序由组织公开推荐。具体是企业党、团和工会组织推荐优秀异地务工人员和本地工人,镇、村组织推荐优秀农民,街道、社区和民办非企业社工机构推荐优秀社工。
需在当地基层和生产一线工作3或5年以上。由职位所在市结合当地实际,提出“工作表现优秀”的标准,作为参加公推遴选的必要条件。比如,人选要获得“十佳农民工”称号、或在企业工青妇或其他团体中担任一定职务,或担任企业生产管理职务(如车间主任、班组长、工段长等)等等。
不唯学历而重实力。强调干得好、有经验、有号召力,与群众有感情,所以学历明确为高中或各类在职学历。
通过会议量化评价程序确定报名人选。在组织公开推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比较,再由会议量化评价,每个程序都实行差额淘汰。在会议评价环节采取大评委制,评委一般30人以上(其中“两代表一委员”和工人农民的代表超过一半)。
绿色通道:拓宽社会工作者的职业发展空间
据统计,全国城镇化率今年首次超过50%,而广东的城镇化率已达66.5%,排在各省前列,“十二五”规划提出2015年我省城镇化率要达到70%。这意味着将来会有越来越多的群众集聚在城镇生活,需要越来越多的社工在城镇社区提供社会服务,这是广东社会发展的新趋势。
目前社工队伍总体人数偏少,远远不能满足城镇化的社会发展需求,社工的职业发展空间偏窄,职业生涯缺乏远景激励,职业保障不足。而且,近年来社工人才流失现象突出,基层社工岗位对优秀人才的吸引力不够。
省委关于加强社会建设及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的相关文件,要求进一步拓宽社工的职业发展出路,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城镇社区一线工作。这次选拔,专门开辟绿色通道,拿出珠三角地区50个社会管理职位,面向本地基层社会工作者公推遴选,年龄35岁以下、大专以上学历(社工师可放宽到高中)、在职位所在市社区基层从事社会工作5年以上、工作表现突出的,经组织推荐可参加竞争选拔。这有利于激活在社区一线工作的社工队伍,有利于引导更多优秀人才到社工岗位工作。
探索聘任制:激发乡镇干部队伍活力
近年来,我省深圳市和佛山市顺德区积极探索公务员聘任制,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公务员终身制,调动了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有效推动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多年以来,乡镇公务员的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少部分乡镇干部缺乏工作激情,安于现状,存在庸懒散的情况。
为推进干部能进能出,增强乡镇干部队伍活力,首次在全省范围探索公务员聘任制,主要在从优秀村(社区)正职中选拔的300名乡镇公务员中试行,3年为一个聘期,聘期内继续担任村(社区)正职,晋升职级、待遇、奖惩等参照有关公务员规定执行,同时强化管理,严格考核,连续聘满两个聘期(即6年)后方可在各级机关流动。
深圳市这次选拔的基层公务员,均按该市的规定实行聘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