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部分:
【例题1】文物价值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但也会随着社会环境、个人人生观、世界观的改变而发生变化。由于社会地位、文化差异、利益关系等原因,使得人们的文物价值观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都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政府的文物价值观可能取决于决策人员,文物工作者的文物价值观,通常会表现出相对的先进性、积极性和稳定性,一般民众的文物价值观则依赖于国家政策、社会舆论导向、个人文化素质等因素。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的是()
A.文物价值观变迁的原因 B.不同文物价值观的优缺点
C.文物价值观差异性的表现形式 D.文物价值观存在差异的原因
【例题2】散步不要刻意求快,还要玩,还要赏。天空有大雁飞过,身边花团锦簇,蜂蝶蹁跹,也浑然不顾快步如飞,勇往直前么?俯仰皆情趣,万不可不屑一顾也。散步不要非得规定走多远,完不成指标不罢休;不要给人感觉好像翻山越岭抢占高地,要不徐不疾,不快不慢,漫不经心,洒脱冲淡。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散步()
A.贵在散心 B.是健身的有效方式
C.是陶冶情趣的重要途径 D.重在表现自由率直的天性
【例题3】长期以来,中国周边各个区域对中国有不同的认识,而这可能恰恰是很多面使中国自我认识更加准确的镜子。与这些曾经与中国亲密接触、看上去有些接近的文明体比较起来,那个长期以来当作比较镜像的西方,似乎只是一面朦胧含糊的铜镜。虽然看得见整体中国文化的轮廓,却看不清具体文化中国的细节。所以,如果我们转身面向这个周边,套一句经济学界常用的术语,也许它将成为学术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因为这一研究领域的开拓,我以为引出的学术史变化,有可能是对语言工具的重新重视、对域外新数据的重新重视。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
A.中国应该多研究周边地区的文化
B.通过对周边地区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
C.中国应该重新重视语言工具和域外新资料
D.中国需要加强自我认识
【例题4】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是“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这种情况也是古已有之,比如明朝的徐文长,提起青藤山人的画,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爱,可是他自己评论,却是字(书法)第一,诗第二,画第三。
根据这段文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自知”中的“知”是认知的意思 B.文章主旨在于评论徐文长的“怪”
C.在“他知”中,徐文长的字排第一 D.“自知”与“他知”不同,并不奇怪
【例题5】看来,不只是贵族有偏见,平民也自有平民的偏见。这种偏见就是看不见每个人都应该享有人之为人的尊严和独自为人的权利。由于我们在这方面迷失太久,今天,无论是尊重自己的权利,还是尊重他者的权利,都需要经过艰苦的学习。我们要早一天学会这些东西才好。只有先学会了尊重自己和尊重他者,我们才能开始学习有尊严的生活,我们才能尊严地生活在这片大地上。
这段话主要支持的观点是()
A.尊重自己和尊重他人是自己获得尊严的前提
B.不论贵族或平民,都有得到别人尊重的权利
C.先尊重自己,还是先尊重他人,困扰着世人
D.当今很多人都不会尊重别人,只知索取尊重
答案与解析:
【解析1】D。文段首句指出了文物价值观具有变化性,这为文物价值观的不同提供了可能;接着说明文物价值观存在差异的原因;第三句通过列举类不同主体,对文物价值观存在差异的原因作了进一步阐述。故答案为D。A项只体现了文段第一句的内容,概括不全面,排除。B项的“优缺点”、C项的“表现形式”在文中都没有涉及,排除。
【解析2】A。文段讲散步不要刻意求快,也不要刻意求远,不要像完成任务一样,而应该是不徐不疾,不紧不慢,要能够注意到天空中飞过的大雁,能留心到身边的锦簇花团,蹁跹蜂蝶,要漫不经心,洒脱冲淡。可见这里讲的散步侧重的是散心,让心情在散步的过程中得到放松。
【解析3】B。由原文的“使中国自我认识更加准确”、“虽然看得见整体中国文化的轮廓,却看不清具体文化中国的细节”可知,文段主要讲的是中国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的问题。“所以”之后给出了认识的途径,即要转身面向周边,通过对周边地区的研究达到使中国自我认识更加准确的目的,即B项。A项干扰性较强,文段的落脚点是认识中国,对周边的研究也是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而A项只是泛泛地指出应该多研究周边,没有针对性,与文意有差距。
【解析4】A。“自知”是自我认知的意思,故A项正确。B项不正确,文章主旨是想说明“自知″与“他知”的迥然不同,徐文长的“怪”只是作为论证这一主旨的一个例子而存在的。C项表述错误,“徐文长的字排第一”是“自知”。D项中“并不奇怪”的说法也不正确,文段开头即明确提出,“自知”与“他知”的不同是多种怪之中最突出的。故本题答案选A。
【解析5】A。文段最后一句话“只有先学会了尊重自己和尊重他者,我们才能开始学习有尊严的生活,我们才能尊严地生活在这片大地上”揭示作者的主要观点,可见,本题答案为A。